【名师访谈】张孝桐:“设备管家制”如何推进?

发布时间:2016-11-14来源:设备管家网 编辑:张孝桐

设备人互联网商学院,精益导航  

【名师访谈】张孝桐:“设备管家制”如何推进?

 

【名师访谈】张孝桐:“设备管家制”如何推进?


必须要使中国崛起,这是习主席领导下的核心,作为中国人,要寸步不让!

 

企业产线上三位一体的“设备管家制”,相当于“事业部制”,三位一体(即产线上的工艺操作人员、分管设备的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企业产线的主人、产品制作过程遇到问题的委托方和验收方,是企业发展、责任和利益的共同体,是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大众创业的预备时期,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名设备管理专家张孝桐,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详尽地阐述。
 

如何理解设备点检?


张孝桐:
最近,有句广告语给我以启示,“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点检也是,对于设备来说,“不是所有的检查都叫点检”!


点检,按动词解释是检查设备,按名词解释是一个人,是负责产线设备保障的责任人(我叫他管家,体现中国化、大众化)。点检不是一个工种也不是什么员,他们上午检查设备,下午实施管理,因此,是市场经济企业中的一个岗位。为什么现在点检搞不好,关键是没有明确责任。


只有“产线设备管家”对企业下达:服务于产品“责任结果”中相关设备实施予知状态、超前管理时,这个功能称之为“点检”。检修人员在修复隐患和故障前的核查,不叫点检,只能称之为“修前检查”。


这是我在市场经济企业学习点检时的总结。有些企业,由于定员限制,没有点检岗位,从检修人员抽调去负责“点检”,那他就是管家,而不是检修人员,巡检更要逐渐退出视线。


企业设备管理分两大部分,其一,是资产管理即以前的设备管理,就是管理部门领导他们的工作。其二,就是现场管理,包括委托方(产线管家)和受理方(检修工作)。我们的重点是现场管理中的产线管家部分,引导他们要为企业产品服务,要像大众创业一样,独立自主地管理好产线设备和产品的作业。


这样,企业就有了两种积极性,从传统的“干部说、员工干”转变为现在的管理部门和产线管家平行协商,由管理部门提出产品产线的“责任结果”指标,和产线上三位一体的管家协商,如何确保产品的需求。产线设备管家中“三位一体”的含义是:设备系统称“专职点检”,操作系统的日常点检和技术系统的精密点检称为“兼职点检”,其他的都是人为的构想。

  
完成任务必须是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工作,在5S、安全、成本、企业规章制度和企业的专业要求,每条产线都一样的条件下,必须完成主要的“责任结果”指标。


如何更好地在企业推行“产线设备管家”?


张孝桐:
企业不应以设备为主线,而应以企业的产品为主线。国家对设备的定位是:“生产性服务业”,主要目标是为产品服务,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将管理重心下移、要解放领导,让他们去对付市场竞争,企业产品作业线上的事由三位一体的基层设备管理机构即产线设备管家来实施,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形成领导和基层两种积极性,把企业的产品做好。


因此,企业的设备人要改变作风,要满足企业实体经济的产品制作或利润或价值的需求,这样,才能完成企业的使命,本身也受到重视,所以,“产线设备管家”会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设备人的地位与收益会得到改善。


设备人的双重任务:首先要对企业,必须要为产品服务;其次才是对自身,打铁还需自身硬!设备人对内、对设备就是要确保设备的万无一失,即保障作用,用停产时间可控来加强管控。其他的如费用、故障等也可以去参考。这两个方面不矛盾,但一定要有主次。


对产线上三位一体的管家,该如何管理?


张孝桐:
采取了企业减政放权,产品制作过程,企业根本不管,点检不点检由管家内部商定,但是完不成上述两个方面任务就不行,就重罚,完成了就重奖。


企业管理部门的三件事:一是,根据产品的要求,转化为产线责任结果,与产线管家协商解决;二是,作产线执行任务的后盾,协助去解决产线管家的问题,放下架子服务一线员工的问题,而不是对立的去检查、指责!三是,如何调动广大产线管家的积极性。


产线上三位一体的管家,即操作方的日常点检,设备方的专业点检和技术方的精密点检,可以说,他们每个人都是管家,都必须要点检!在以产品为中心的管理中,以日常点检为主,即满足不了产品需求时,即可认为是隐患、故障,专业点检核实后解决,有必要由他提出精密的点检。


产线管家的考核指标是:“产线作业的停产时间可控”,所谓停产时间,即管理部门综合企业产品合同或订单的需求,并经过协商后,对各条产线确定的不同的允许产品停产的月度总时间。


至于如何奖罚,这要和企业商讨,看他们有多少资源。原则是:取消零星小奖,要集中优势完成责任结果给大奖,还有一点,即节约的故障维修费的50%,奖励产线管家。


这就是企业产品“产线管家”的思路:企业的管理重心下移、形成两种积极性,充分发挥和调动产线管家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实施有领导的大众创业,形成过渡的事业部制,提升团队效率!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既然三位一体的产线管家进行的是产线点检,那如何控制在企业完成订单或合同产品的过程中,设备上对产品交付使用有影响的点?


张孝桐:
对于产线,或者对于机电设备,80%的点都会产生故障,只是故障的周期和对质量和交付的危害程度不同而已,对于企业来说,当然要把握住三种点:一是危害产品质量和交付严重的点,二是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的点;三是故障高发的点。


要把详细的点检标准转化成记录,就是找出这三种点,作为点检记录表;而其他的点就是统计分析,然后根据情况升级为上述三种点,或保持现状;另外,有些点的故障即使对产品质量和交付影响不大,不频发,而是偶发,这样的点我们如何来关注?当然可以长周期的去检查,但实际执行中长周期检查的结果是大家都不去检查,这也是现实。


如果按我原来的想法,我要把点检标准记录化,可以分为以下三点。第一类:零容忍的点。产线上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交付、影响人身及设备安全的点,每个班组都要认真检查到位,操作工要点检,设备人员要点检,技术管理人员也要点检,否则出了问题,要重扣(涉及到考核时,我首先考核产线停产时间,出现问题重扣;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首次发现了这些问题点,并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要重奖);第二类:故障高发的点。作为次要的关注,因为它影响交付,所以将产线分成若干段,那负责这个段的人就要重点点检了,其他人作为辅助点检;第三类:出了问题对质量、交付、安全影响微乎其微,且偶发故障的点。这类点无需点检,只需巡查,感觉有问题再深入调查。


企业实施“产线设备管家”管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孝桐:
第一,一个符合时代潮流、以产品为中心、以企业为主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一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提升企业价值为核心的“事业部制”结构性改革。

  
第二,一批以实施信息化、智能化为方向、落地于企业基层三位一体接地气的现场机构;一切以解放领导、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的三个“八步骤”和十二个“巧匠心”安排,确保《中国制造2025》推进。

  
第三,一种不需要咨询公司培训的企业管理方式,是“一看就懂、一干就会、一炮打响”的企业现场管理方法。

  
第四,提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涵盖管理体系与配套软件)企业装备管理系统;要从企业设备管理出发,奠定向信息化、智能化提升的基础,对提升企业设备管理方式有切实的帮助,也为我国设备管理方式走出国门、“一带一路”工程中服务的中国式“设备管理方式”做准备。(编辑:将军)

华企工业智库官方微信  

企业培训@左明军13808969873

设备人互联网商学院,精益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