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设备备件管理之浅析
发布时间:2016-12-07来源:装备保障管理网 编辑:晓刚
传统设备备件管理之浅析
在传统的设备备件储存方式与原则上主导的管理思路是如何能确保备件的及时供应,随时保证维修的需要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而备件的储备任务全部由本企业自己负责完成。这在计划经济下是必然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间内也是主要的,因为在这一个时期市场供应尚是无序的,没有完整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在经济上给备件储备一个总的核定资金的数额,在管理上一般按经验用平均消耗量来储备,更进一步则试图采用平均定额的贮存法。从以上的情况来看,从总的方面看,保证生产需要这一原则是对的,但应采取科学的、经济的方法来达到这一 目的。所以,有几点主要问题未被考虑在内:
1、如何用科学的处理方法更经济的达到这一目标;
2、如何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外部力量或说社会力量来完成备件的及时储备和供应任务,而不单一靠企业。
3、通过以上两点的考虑和科学运用,在既保证了生产需要的基础上又可以大量降低库存资金,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由于这些原因,现在企业的备件库存资金额很高,如用更细微的科学处理方法降低现有规模的1/3以上(各企业情况不同,这是泛指一般的情况)是可以实现的。当然企业的管理情况不同,处理水平不一,经济情况也有很大差异,为此,可以降低的幅度也是不相同的。而采用科学管理技巧的水平也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传统的储存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这与整个设备管理的方式是一致的。备件库存的储备量是逐年形成的。处理这些储备原则是粗放式的。最根本的考虑以下几条:
第一条是下一个年度需要各种备件的多少,与现有库存进行比较,不足数提出订货。
第二条是预计订货周期比较长(超过年度,或有些本年度可能订不到的备件)需估计需要量后,提出订货。
第三条是库存中明显积压严重的要向外调剂。
这几条基本根据有:企业基层生产单位上报的备件需要量;企业年消耗备件的经验值,或前三年平均备件消耗值,较科学的是企业的备件储备定额;企业下年度大修理或停产检修所需的备件清单;设备检修部门提供的远期的大型备件或毛坯的需要估计;备件管理多年订货经验的分析。
以上这些是在传统管理上较科学的方法,还有的是基本上凭经验,或某些领导的一些意图,这也是一定程度存在的。这里面多少有不少或一些人为因素在内。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这些方法都是在年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需要有一个年度的总计划和总安排。但具体的到每一项却应是适时的工作安排。
由于以上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尽管我们在管理上、具体工作上是认真和细致的,确实管理有条有理,但尚存在不少不足,最根本的科学管理和经济管理方面的不足,不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优化的情况下去满足生产与维修的需要。
关于储备定额,或叫备件的储备定额,这是在传统管理中,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比较科学的方法。根据若干年的(如前三年)的每种备件的消耗数量,再根据消耗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并参照本企业及相同企业的情况,以及各种备件订货难易等因素编制出来,做为衡量备件储存的比较。按照定额的情况确定订货的数量。这就是储备定额的来源,目的是有一个备件仓库的基数, 以便订货安排。不足之处在于这个定额是以年为基数的,各种备件并未考虑它的供应周期,而主要是保持仓储数量为基数的。这个定额原来的出发点是在计划经济下年度订货的基础上安排的,按定额储备比按经验储备有一定的优点,但并不是很经济的,仍有较大的库存。另外,定额的编制比较困难,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拥有完正的较理想的储备定额是企业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