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4来源:互联网 编辑:将军

设备人互联网商学院,精益导航  
智能机器人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智能机器人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跨区域联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结构日趋复杂,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故障及其风险概率徒增,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也成为炙热重要研究领域。 
  
一、智能机器人基本构造 
  
智能机器人通常由传感系统、智控系统、导航系统及交互系统等组成, 各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以保证机器人的动作或决策符合预定的要求。 
  
(一)智能机器人的传感系统 
  
智能机器人有敏锐的“感觉器官”,能够敏锐地感觉自身及周围环境变化。智能机器人的“感觉器官”是借助高性能的传感系统实现的,并通过该系统以一定的参数进行“言语”表达。智能机器人的传感系统包括一系列传感器和传感技术,传感器分为内传感器和外传感器。内传感器用于感知机器人的内部状态,如角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外传感器用于感知外部环境,通常包括视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力传感器和平衡传感器等。 
  
(二)智能机器人的智控系统 

  
智控系统是机器人的核心系统之一,智能机器人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审核、信息过滤、信息处理与反馈以及信息决策功能,这一功能主要依赖智控系统操控并实现。智能机器人的智控功能体现在多个方面,如路径追踪、故障检测、语音识别。通常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需借助微型计算机来完成,该微型计算机负责整个系统的通信、管理、运动及相关计算,并向下级微机发送指令信息或反馈信息。 
  
(三)智能机器人的导航系统 
  
路径导航系统是机器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机器人可依据某个或某些优化计算公式推导的规则(如行走线路最短、行走耗时最短等),在其可选择的路线中找到一条最优路径,或根据信号指令按照特定程序设计要求在某特定路径上“行走”。智能机器人可以进行静态穿梭,也可以越过动态障碍物,导航系统融合图像识别、红外定位、传感信息、超声振动、激光反射等多项技术,从而完成将机器人顺利移动到指定位置的信息指令。 
  
(四)智能机器人的交互系统 
  
交互系统是人与智能机器人进行指令传达、信息交流、数据回馈的基础,是智能机器人根本特性,也是区别一般机器人的根本标志。该系统主要包括文字识别与处理、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图像识别及信息处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信息综合分析与追踪决策等技术领域。正是基于上述技术,实现人机互动。 
  
二、基于智能机器人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一)专家系统诊断方法 
  
专家系统诊断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且影响最大的诊断方法。专家系统通过内嵌计算机及其智能程序实现,内嵌计算机存储了海量知识库,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程序系统,将收集的信息或信号与存储知识库进行自动比对和推理判断,从而解决问题。专家系统通常由知识经验数据库、信息与信号输入系统、推理决策系统、人机交互系统、信息与信号输出系统组成,具备信息咨询、推理判断、分析决策等功能,如图1所示。 
  
(二)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方法 
  
相比较而言,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方法更灵活更便捷,更适宜云数据处理。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强悍的建模逼近能力和模式识别能力,可对任意复杂状态或过程进行分类和识别。目前,人工神经网络广泛用于电力系统故障判断与分析,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可以迅速且准确地判断故障所在,且不受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运行方式、故障类别及其他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识别与诊断效果显著。 
  
(三)模糊理论诊断方法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是一个集信息收集、信息研判、信息决策非精确化的动态过程,这种非精确化基于诱因之间的模糊与非精确性。通常根据专家经验在故障征兆和故障诱因之间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将模糊关系进行矩阵组合,用逻辑或并逻辑进行模糊诊断。随着该理论的发展和云数据库的融入,变量表述开始得以应用,这使其更接近人类表达习惯,用户可以进行程序设计与方案筛选,根据模糊度高低进行甄别并择优决策。 
  
(四)遗传算法诊断方法 
  
遗传算法本质上是一种概率统计法,是模仿生物进化概率搜索寻优的过程表达,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无需待处理问题知识数据库,只需通过适应度公式(函数)对海量息进行个别评析,从而得出最优解答方案。智能机器人基于遗传算法能够在云数据或云空间中进行自适应搜寻,从优化的角度出发基本上可以解决故障诊断问题,尤其是在复故障或存在保护、断路器误动作的情况下,能够给出全局最优或局部最优的多个可能的诊断结果。 
  
(五)几种智能方法综合诊断方法 
  
无论是专家系统诊断方法、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方法,还是模糊理论诊断方法和遗传算法诊断方法都有其软肋或短板。若需构造性能优越的智能机器人,需综合多个方法和技术,将上述诊断方法进行智能融合,设计成集成智能系统。即将系统分成若干模块,并集成主体系统机构模块群,构造功能全面和完善系统整体。当前,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的各模块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智能机器人“智能性”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深刻。 
  
三、智能机器人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电力储备不足及其次生问题 


目前,绝大部分智能机器人驱动力依赖内嵌的蓄电池,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处于耗电状态,内嵌蓄电池电力储备有限,当电力储备不足时,机器人无法自动返回,也无法实现人机交互。 
  
2.图像与语音识别功能不够完善 


目前,机器人在巡检或故障诊断过程中,只能拍摄仪表的图像,尚未实现对检测或诊断的设备指针式仪表读数进行自动识别,需人工通过机器人传送的图像进行识别读数后下达指令。此外,维护人员向机器人下达语音指令时,机器人存在不同程度地延迟,甚至无法识别语音。   

3.机器人导航故障及其修复 

机器人在路径移动过程中一旦接收不到指令信号(磁信号、激光信号等),导航系统便可能出现故障,机器人就可能偏离路径轨道或停滞不前,从而影响整个巡检或故障诊断任务。 
  
(二)解决措施 
  
针对智能机器人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结合电力巡检或诊断的实际情况研究出相关解决措施。 
  
1.光电池应用及控制面板优化 
  
光电池是一种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电动势的半导体元件,利用光电池产生的电能供于机器人,可以解决机器人电力驱动之短板。此外,在智能机器人远程监控面板上增加电池电压显示,当内嵌蓄电池的电压低于预设值时,便出现报警提示。也可设计内部管理程序采集电池电量信息,并根据机器人移动路径及工作任务计算剩余电量和可续航时间,从而实现对机器人电量的远程监控。 
  
2.提升机器人图像和语音识别功能 
  
增加图像和语音模式识别配置,配置供图像和语音识别的各项参数,增加自动识别指针仪表的模式及其配置,强化机器人双向语音功能模块,丰富人类常用指令性语音库,配置好系统的拾音器和扩音器,实现现场识别与远程监控指挥。 
  
3.多样多点感应辅助路径导航 
  
对机器人工作过程中偏离路径轨道或停滞不前现象,可采用多样多点感应信号及激光或雷达及视频辅助完成。可以在机器人上加载激光感应仪、磁感应仪、动态平衡仪等,增加感应导航模式,增强感应信号,并通过自动平衡升降调节自适应装置,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实时自动检测平衡度及自身自动调节功能。 
  
四、智能机器人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应用展望 
  
智能机器人集合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远程控制、磁(光)感应、机械设计与制造、遥感与传感、运动力学、人工智能等学科与技术,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智能机器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切实解决了电力系统巡检及故障诊断等领域的问题和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智能机器人开展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应用研究,要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重视电力故障综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构建并不断充实用于故障诊断的数据库,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延伸和发展,实现智能机器人在云平台下工作运行,实现人工与人工智能的交互融合(来源设备管理网)。 
华企工业智库官方微信  

企业培训@左明军13808969873

设备人互联网商学院,精益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