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日常监测方案的内容及目的
发布时间:2017-06-29来源:装备保障管理网 编辑:旭光
设备日常监测方案的内容及目的
一、目的
1.及时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和劣化规律。
2.提高设备运行可靠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4.防止设备发生故障,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选择被监测设备
危险性高、发生故障损失大的设备将被纳入日常监测范围。在选择具体的被监测设备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1.机器停机损失及由其引发的生产损失。
2.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3.备件获取的难易程度。
4.发生故障对人身安全的威胁程度。
三、确定监测等级
针对不同设备的重要程度将被监测设备划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针对三级分类建立不同的监测等级。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设备的监测等级及监测措施
四、制定监测标准
监测标准是对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判断、分析、评价的技术准则,也是对监测进行管理的工作标准。监测标准包含下列五个方面。
1.定部位,明确指定设备的被监测部位,按部位规定相应的监测项目和内容。
2.定方法,对每项内容都有确定的方法和相应的器具。
3.定标准,对每项内容都明确劣化判定标准和状态极限。
4.定人员,对每项内容都有固定的人员负责。
5.定周期,对每项内容都有规定的监测间隔时间。
五、实施日常监测
1.记录监测数据
日常监测人员分别记录针对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所收集的监测数据。
2.汇报异常数据
日常监测人员将记录到的数据同标准值和容许值进行对比,发现异常及时向设备工程师汇报。
3.处理异常数据
对设备异常数据的处理,因设备类别的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设备异常数据处理分类表
4.汇总日常监测数据
设备工程师每月汇总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的日常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对总体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