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包装印刷企业的设备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来源:中国论文网 编辑:秩名

设备人互联网商学院,精益导航  

试论包装印刷企业的设备管理研究
试论包装印刷企业的设备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包装业的发展, 许多企业包装印刷设备的数量和配置规模急剧扩大,技术水平也有极大的提高。 对包装印刷设备的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开放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设备管理工作应运用现代管理理论, 实现设备的优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一、设备的安全管理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 加强设备管理对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设备管理体系中, 运用现代设备全员化管理观念, 是优化设备管理体制的有效手段之一。设备的全员管理就是把与设备有关的所有人员组织起来参加设备管理, 一方面使设备管理的横向相协调, 正确处理由于分工不同所形成的矛局另一方面使设备管理纵向各层次相协调, 把各级管理人员直至一线操作人员组织到设备管理中来, 建立起以法人为核心的企业车间班组三级企业设备管理网络, 健全设备管理机构, 明确职责,理顺关系, 配备适应生产要求的企业、车间班组三级专兼职设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 形成个人对班组长负责班组长对车间主任负责车间主任对分管厂长(经理) 负责、分管厂长(经理) 对企业法人负责,企业法人负总责的动态设备管理体系。这样, 设备管理不仅是设备部门的职责, 同时也得到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 相互协调, 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全体职工参与设备管理的积极性, 设备全员管理法是保证设备充分发挥效率的最好办法。为了更为有效地实施管理, 应建立一套设备管理制度, 实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总的来说, 包装印刷设备的管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设备采购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设备管理机构的健全. 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 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管理. 设备的档案管理。设备管理制度文件体系主要有以下内容: 设备发展规划、固定资产购置操作规范设备的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设备维修保养计划操作人员上岗培训考核制度等。
  
二、设备的全程管理
  
包装企业实行设备全程管理, 是优化设备管理体制和效益的有效手段, 也是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点。运用系统论的观点, 把设备的选购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这个全过程, 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管理。设备全过程管理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必须同全过程其他环节的工作相配合。实行设备全过程管理, 可以防止各环节之间管理的脱节, 加强了与设备制造单位的横向联系, 增强了企业内部使用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全程管理是指对设备的管理要贯穿于设备的研制、生产、购置、维修保养、更新改造和报废清理等全过程. 实行全程管理可有效地保证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正常工作, 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利用率, 做到经济、安全、耐用。
  
(一)、设备的采购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 我国包装印刷已具有一定规模, 但从世界范围来看, 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包装印刷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增长,印刷能力不足的矛盾仍将存在。

目前由于包装印刷的竞争加剧, 对时间及印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有这些都需要在设备引进中引进那些技术先进、成套性好、模块化设计、公益性强的先进机型, 以保证印刷品的时效和质量。企业设备采购的目标主要有: 技术先进、生产可行、经济合理、同时要求设备性能结构方面可以不断升级。

设备采购的确定应认真分析本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进行主客观环境和国内外设备技术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 慎重地进行决策, 要从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管理可行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证。

包装企业印刷设备采购的具体工作中, 运用现代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分析, 努力降低设备管理的成本和费用, 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工程是一种通过对产品功能的分析, 正确处理成本和功能的关系来降低成本费用的科学方法。价值工程的核心为: 价值= 功能/成本。在这里, 成本即是设备的购置费用, 而功能就是设备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和配置。
  
(二)、设备的使用
  
正确使用印刷设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生产过程中, 操作者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细则,对设备运行情况做好记录,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并进行检修, 发现较大故障时应报请车间通知设备部门处理。操作者必须经培训, 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不断学习提高操作技能。使用印刷设备的过程即是设备的现场管理过程。要搞好设备的现场管理, 人员因素是第一位的。

操作工人、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对工作都不利。因此在对操作工人和维修人员做好上岗前培训的同时, 还要向他们传授生产工艺、设备性能、结构、维护保养、管理等知识。

通过岗位培训后要建立岗位责任制, 推行“两参一保三联”的管理方法, 即: 操作工人参与维修、维修人员参与生产的“两参”.保证生产的“一保”. 设备维修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挂钩的“三联”。从而在现场管理中形成现场指挥、岗位责任、经济考核、管理控制的一条龙设备管理, 使生产与维修保养之间做到互相联系、互相提高, 实现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生产的目标。
  
(三)、设备管理中的维修维护
  
由于包装生产的特点和设备特点, 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对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十分重要。应进一步运用工业企业设备维修维护的经验, 结合包装印刷设备和生产的特点, 不断探索适合包装特点的管理经验。
  
1、维护及保养的目的
  
在于保持印刷设备精度和良好技术状态, 保证设备运行, 延长使用寿命。维护保养的主要工作有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 一般执行三级保养制度,即例行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一般企业的保养执行得不太严格, 应通过各种必要的手段加强执行, 同时, 还应实行设备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以及状态监测等工作。
  
2、修理
  
设备修理的实质是物质磨损的补偿, 其基本手段是修复和更换, 使设备的效能得到恢复。目前维修制度主要采用有计划预防修理制和保养修理制度。计划预防修理制是将修理分级为小修(局部修理)、中修、大修(计划修理),主要由维修人员实施维修工作。

包装企业要根据设备的故障规律, 把日常维修、事后维修、生产维修、预知维修等多种方式与计划预防修理相结合构建现代预防维修制度, 打破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分工界限, 使操作人员参加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 现代预防维修制是提高报业印刷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提高生产保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的先进制度。

在加强管理的情况下, 应当合理选择设备的修理方式。根据不同设备的不同故障类型和企业条件以及生产的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如对修理费用高、零件更换困难, 但故障可以监侧的一些设备可以实施预知维修。对故障有规则、维修费用低、零件更换容易的机器, 可以实行定期修理。

而对无法实行预防修理的, 只能采用事后修理。选择维修方式应当考虑到经济性, 即考虑到维修中的事后修理费、预防维修费、状态监测费和停机损失费, 选择所需费用最小的维修方式。
  
三、结束语
  
设备维修的费用是企业的重要支出之一, 在设备维修中运用价值工程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最经济的维修方案, 实行科学的维修管理。加强对现有设备的管理, 挖掘现有印刷设备的增产潜力, 提高其利用率, 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提高无故障运转周期, 保持设备精度和良好技术状态, 才能保证按时、按质、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取得更深层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吴锋.高校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00-201,

华企工业智库官方微信  

企业培训@左明军13808969873

设备人互联网商学院,精益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