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的专业维修知识

发布时间:2019-11-18来源:装备保障管理网 编辑:维修工

设备人互联网商学院,精益导航  

设备管理的专业维修知识
设备管理的专业维修知识

设备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对设备一生,即从调查、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运转、维修、改造、改装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所进行的工程技术活动。在设备管理中,产生设备之前的阶段称为设备规划管理;产生设备之后在使用设备的企业里的使用、运转、维修、改造、改装直至报废的阶段称之为设备使用管理。设备从“生”到“死”需对其进行全面、科学地管理,才能显现“光辉”的“一生”。

设备规划管理阶段关系到设备的“先天性”是否有缺陷的问题;设备使用管理阶段关系设备的“后天性”是否有“劲”的问题。设备维修管理是设备全过程管理中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极为繁重的管理。本文仅对设备维修管理作一些必要的论述。
 
1、设备维修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1)设备维修的产生

设备要运行才显现出“功能”。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客观存在“磨损”。“磨损”又分为“无形磨损”和“有形磨损”两类。“无形磨损”是技术“磨损”,不可修复。“有形磨损”是“摩擦”所致,导致设备零件形状或质量发生变化,造成设备“功能”下降,可通过维修手段恢复其“功能”。因此,设备维修管理运云而生。 

(2) 设备维修的发展过程

当世界上有了第一台设备时就伴生了设备维修。当时的维修是在故障发生后才进行维修,是一种事后(被动)的维修方式。随着设备的广泛应用和设备的大型化、集成化,事后(被动)维修方式暴露出许多固疾 ,严重制约着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正常进行。人们在总结事后(被动)维修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主动)维修方式。即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机维修。

这是一种有计划、有充分准备的维修工作,因此,称之为预防(主动)维修方式。预防维修方式的应用,对降低设备故障概率和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收到很好的效果,因而被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特别在线检测设备的迅猛发展,设备维修方式产生了质的飞跃——设备状态维修方式。设备状态维修方式与预防(主动)维修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为定量维修、后者为定性维修。
        
简言之,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过程是:事后(被动)维修→预防(主动)维修→状态维修。这仅表明三种维修方式的种发展过程,而不是设备维修方式发展的三个阶段,后者不能完全替代前者,各有其用武之地。时至今日,事后(被动)维修方式,仍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2、设备维修方式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1) 事后(被动)维修事后(被动)维修方式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维修方式,是在设备故障发生后进行的维修活动。这种维修方式不需要事前谋划,简单易行,而且,能充分利用设备的零、部件的物理寿命,维修费用较低,所以,对于在生产中非重要作用或可代用的设备,可采用事后维修方式。
        
(2)预防(主动)维修

预防(主动)维修是为了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故障概率,按事先规定的计划所进行的维修活动。如年、季、月安排的计划性检修。预防维修通常根据设备运行时间确定维修时间、周期。由于事前作了大量人、财、物的准备工作,一般能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的维修内容。在生产中起重要作用的或故障风险大于维修风险的设备,应采用预防维修方式。

设备的日常保养是预防维修的派生分支,是由设备运行工或周检人员,每天或每周对设备进行的日常检查、清扫、调整、加油、换件等日常维修活动。

(3)状态维修

所谓状态维修是根据设备状态监测结果来进行的维修活动。是“有的放矢”的、“定量”的维修活动。其实质是预防(主动)维修的升级。它克服了以设备运行时间确定的预防维修的不定量因素,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和减少准备工作。其适应条件是设备应配备较为完善的检测装置。设备状态维修是提倡和发展的方向。

(4) 改善维修用新工艺、新方法对设备维修作业工艺的改进,称之为改善维修。改善维修对提高维修水平,提高设备维修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5)改造维修

 对设备结构进行改造的维修活动,称之为改造维修。改造维修意在提高设备的性能或增强设备的可靠性。此种施工应持慎重态度。应事前有论证、有批准,事后有评估。永川洗选厂2002年对主洗机的改造就属于改造维修。永川洗选厂原使用SKT93—10型跳汰机,该跳太机采用两段五室结构,该跳汰机风阀系统因部件多,故障点相应多,三连体、电磁阀、高压气缸经常发生故障,致使维修量相当大,分选效果差,洗煤效率低。2002年4月,选用了SKT99—10型跳汰机风阀系统,2002年10月投入使用。

该跳汰机风阀系统具有如下特点:PLC和触摸屏组成的智能控制系统,洗煤操作由按钮式改为触摸式,以触摸屏人机界面完成系统操作,实现了跳汰机主要参数自动控制;采用KST99型同段多室共用风阀技术,风阀系统部件减少了60%,因而故障点也相应的减少了60%,使设备运行可靠性大大提高;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立式活塞风阀改为新型的无背压盖板阀,具有结构简单、运行阻力小、进气迅速、有利于跳汰床层松散等特点。经过技改后的跳汰机,操作简便,运行状态良好,设备运行可靠,减少了维护量,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跳汰机的分选效果,选煤效率、精煤质量稳定率大大提高。

3 设备维修计划制定的方法

(1)最佳维修计划法

在现有的设备和现有维修技术水平的情况下,选择出最经济的设备维修费用,即劣化停机损失和维修费用之和接近最小费用点,称之为最佳计划。最佳维修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最佳维修周期、最佳检查周期、零部件的最佳更换周期、最佳维修人员数量等。建立最佳维修计划法的前提条件是建立预防维修体制。对设备的劣化做出定量分析,对维修费用做出正确的估算。

(2)减少劣化损失法

要减少劣化损失,应作好以下工作:

(1) 日常保养(检查、清扫、调整、加油、换件)的正确实施。
(2) 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和考核,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 正确实施预防维修。逐步向状态维修过渡,提高维修计划的对口率。
(4) 采用“四新”,改善维修。
(5) 将用户信息反馈到设备制造商,并采取对策减少维修工程量。

(3) 降低维修费用法 同一项维修工作,必定有一种最省维修费用的经济方法。寻求降低维修费用的途径是:

(1) 实施有计划的维修作业。
(2) 维修作业方法的不断改进。
(3) 维修作业方法的标准化。
(4) 维修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培训。
(5) 实施维修作业的外委包工。
(6) 保持适当的维修用工具和器材的库存量。
(7) 编制合理的维修费用预算和预算细则。
(8) 建立科学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4)维修效果测定法

正确地测定维修的效果,从而找出改进的重点和方向,不断完善维修活动,使之达到最佳的维修计划。
 
4、 设备维修管理要点
 
(一)设备维修施工计划主要内容

为使设备维修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制定设备维修作业施工计划。一般的施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安装地点;
(2) 维修性质(小、中、大修);
(3) 施工作业内容、质量标准;
(4) 施工计划工期;
(5) 材料、配件耗用清单;
(6) 施工专用工具、量具、仪器等清单;
(7) 作业人员配置(工种、人数及分工);
(8) 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

对大型关键设备中修及以上的维修,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二)设备维修施工分类

设备维修一律按计划进行,实施预防性维修,是最理想化的,是设备维修管理追求的目标。但客观实际与追求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其原因是引发设备功能下降或突发故障的因素众多,有些因素甚至是不能控制的,必然导致设备维修的无规律性。为了缓和这种不规律性,使设备维修施工管理变得容易,需对设备维修施工进行分类。

2.1 从管理方法上的分类

(1) 计划施工:通过检查设备或其它途径而确定列入计划的施工;
(2) 紧急施工:处理设备突发故障,恢复设备性能所实施的应急施工;
(3) 预定施工:事前约定要进行的施工,但其具体施工日期没有确定。

2.2 从设备维修目的上的分类

(1) 突发施工:理设备突发故障引发的施工。
(2) 事后施工:同上。
(3) 预防施工:列入计划的施工。
(4) 定期施工: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施工。如旬检、月检等。
(5) 改善施工:采用“四新”的施工。
(6) 改造施工:为适应生产上的要求,对设备结构进行改造的施工。设备维修工期估算:包括工时估算的日程估算。

(三)工时估算:为编制进度计划必须进行必要的工时估算,其工时估算方法有:

(1) 标准资料法。
(2) 实际资料法。
(3) 经验法。

工时估算:以工序为估算基础,一般应选择两种估算方法进行估算对比,确定一个合适的、能够实现的工序计划工时。

 日程估算

应用统筹理论和网络技术,用键线的长度表示工序计划工时、圆圈作为紧后工序与上道工序的连接,按工序施工顺序绘制成施工进度网络图(平行作业的工序另绘一路,一个维修项目可能有多个平行工序,用虚键线连接工序间的逻辑关系),通过一系列计算找出关键路线(可能有多条关键路线),关键路线上的总工时数经折算得出日程。关键路线上的总工期,可作为计划工期。

(四) 日程管理

为使设备维修施工按计划日程实施,必须对施工进度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指导,用前锋线在时标网络进度图上进行检查,对滞后工序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以保证计划日程实现。

(五)负荷管理

对维修人员工作强度的管理称之为负荷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者应通过设备维修作业的计划工时和实际耗用工时,计划负荷和实际负荷的差异及时修正作业日程。

(六)作业分配管理

对每个维修工人分配工作叫做作业分配管理。作业分配时要明确下达维修人员所要承担的工程内容、时间、结果、所用工具和材料以及其他条件等。在作业分配管理中要力争做到工程所要求的技术水平和维修人员的能力相适应。

(七) 外委包工管理

通常维修工作量的变化是很大的。因此,全部维修工作都由本企业承担是不适宜的,也是不经济的。这就需要将不适宜自己做的工程委托给其他厂家来做,称之为外委包工。
 
在维修方面,利用外委包工要考虑以下三种情况:

(1) 在本企业内有相当程度的修理人员,要充分利用这些人员,将那些本企业所不能完成的工作进行外委包工。

(2)全面依靠外委包工的企业,在企业内就不设置维修人员。

(3) 在企业内只设置少数的修理人员,满足特殊设备、特殊工艺和紧急性修理的需要,以及对外保密的产品、保密的工艺的修理需要,除此之外大部分设备维修工程进行外委包工。

(4)在流程作业之类的工厂中,设备停歇时要集中进行维修而出现维修工作量的高峰,用自己的维修人员来检修,必然延长停歇时间,对工厂造成的经济损失太大,利用外委包工检修是有利的。

(5)外委维修工程要注意三点:其一,要明确外委维修工程的要求。其二,要明确工程的验收标准。其三,要用适宜的价格来签定合同。这就需要制订估算累计标准和制订维修工程工时定额标准。

(八) 停产维修

在流程作业连续生产中,如果一部分设备发生了故障,就要造成全面停产,这种停产损失是极大的。这样,将个别设备停下来,一一进行检修,将会使停产时间增加。所以要采用将所有设备一齐停下来,集中进行维修的方法,这种作法称之为停产维修或定期维修。

在停产维修工程中,要求进行全面的维修保养,以保证到下次维修保养期之前,设备能正常地进行运转。停产维修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工程周期的延长。例如,如果能将一年为一周期延长为一年半甚至是二年为一周期,其效果是非常大的。

其次的问题是缩短停产维修的工期,也就是要推进下述工作。

(1)大的维修施工和小的维修施工的组合。

(2) 加强维修工程的各项工作的事前准备,即事前探测修理的部位,准备好材料、零部件以及工装、卡具等,并做好维修向开始生产的过渡。

(3)通过采用备用设备和旁路流程(改变原工艺路线)的加长系统,从全面停机向逐次停机转换。这种作法在缓和维修工作量方面,也是有效的。

(4)施工合理化管理

(九)维修工作资料

与一切管理一样,维修工程管理也必须将实际工作结果记录下来,作为维修工作档案保存起来,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对设备维修工作进行评价。其二收集这些实际工作资料为建立维修工程检查标准资料打下基础。
 
结语
 
总之,加强对设备的维修管理,掌握设备维修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设备维修方式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制定合适的维修计划方法、设备维修管理的要点,对提高设备的维修质量,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连续、可靠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华企工业智库官方微信  

企业培训@左明军13808969873

设备人互联网商学院,精益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