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16-08-24来源:砍柴网 编辑:王凯丰
近期自动驾驶领域消息不断,不禁引人遐想:
7月1日,宝马、英特尔和以色列机器视觉公司Mobileye在德国慕尼黑宣布,已签署一项备忘录,将帮助宝马在2021年前实现自动驾驶汽车批量生产。
8月16日,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激光雷达厂商Velodyne 宣布,已获得来自福特和百度共计1.5亿美元的投资,投资将用于规模化生产激光雷达,促进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
昨日,Uber和沃尔沃周四签署3亿美元共同研发无人驾驶汽车,Uber宣布在美国匹兹堡开始尝试运营无人驾驶的沃尔沃SUV在主要道路上接送真实乘客。
这无疑是科技公司与传统汽车企业越走越近的又一实例。此前,谷歌等科技公司纷纷竞逐自动驾驶领域,众多传统汽车厂商被迫跟进,在今年宣布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计划。
群雄逐鹿的自动驾驶市场
自动驾驶历史悠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但直到2012年Google进入市场才将其带入大众视野。最近一年,越来越多巨头加入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中,最著名的无疑是钢铁侠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
除此之外,还有通用、福特、丰田、宝马、日产等公司也在全力准备,预计将在 2020 年全面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场推广和市场销售,而现在留给我们只有四年的时间。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是当下科技界的大热点,跨国汽车巨头纷纷投入其中,希望占领未来高地,瓜分更多市场份额,这一切似乎都表明自动驾驶已到爆发前夜。
自动驾驶真的靠谱吗?
至少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尚不成熟。
许多半自动驾驶技术在现在的汽车上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普及,比如紧急制动,定速巡航,自动泊车和车道保持,但它并不能自动运送你上下班。
以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为例,其开发的无人驾驶系统Autopilot,可结合传感器、雷达、摄像机、激光测距仪、GPS等,实现自动驾驶。但是,特斯拉的Model系列汽车还离不开人的操控。
此外,自动驾驶汽车面临很多未知因素。
福特CEO艾伦·穆拉利曾在一次采访时坦言,大雾和雨雪天气,无人驾驶汽车会受到干扰;前方路段是否正在施工,也无从知晓,因为这些信息并不存在于导航仪中。
例如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已安全行驶约30多万英里,并试验了大量各不相同的交通环境,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自动驾驶原型车在坑洼路上举步维艰,而且从未在雪中进行过测试。
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成熟自然而来会带相应的安全隐患。
作为该领域先驱者的特斯拉最近日子就一直不好过,自从5月特斯拉自动驾驶发生第一起事故起就没消停过。连续13季度亏损,各种负面新闻缠身,但最致命的还是其自动驾驶接连发生的交通事故。
在今年5月初,一名特斯拉Model S车主Joshua Brown因过分依赖自动驾驶功能死于汽车相撞,这是自动驾驶功能有关的第一例死亡案件。使得自动驾驶功能处在风口浪尖,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也对其进行相关调查。
8月3日,特斯拉也在中国“首撞”,一个名为Qunar_大羅纳尔多的用户发文称,自己特斯拉Model S轿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行程中未识别出前方内侧车道停靠的桑塔纳,而与其相撞,所幸无人员伤亡。
8月19日,据彭博社报道,一名德克萨斯州的Model S车主在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时,车辆未识别高速公路上的弯道而撞向护栏,车前身尽毁。所幸44岁的车主Mark Molthan并未受重伤。
因此,很多原是特斯拉及其创始人伊隆·马斯克推崇者的人,纷纷倒戈,指责其将一个未成熟的技术作为宣传噱头推向市场。
此外,业内之前曾普遍热议,自动驾驶汽车所使用的高质量的传感器价格过高,导致成本太高、无法量产。也是其无法大规模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谷歌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其由三大件组成:激光雷达、高精度GPS、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其中,每个激光雷达的价值高达10万美元,后两者加起来的成本也高达15万美元。
这意味着,现在造一辆真正全自动驾驶的汽车,成本就高达25万美元,是普通汽车造价的10~20倍。
最后,自动驾驶汽车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国情来考虑。
多数中国城市无论大小,人口都比较密集,交通拥堵,有“早晚高峰”的说法,电动车、自行车闯红灯的情况非常多,中国特色的“凑成一撮就过马路”也是一道风景线。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动驾驶如何保证汽车安全行驶呢?
中国还没有就此问题知道哪关技术标准,也没有规定如果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判定。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理清这些问题可能还需要许多年。
由此看来,真正的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有着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但不必灰心,毕竟,这只是一个开始。文章来源:砍柴网;作者:王凯丰